甲骨文上的日食紀錄

中國商朝皇帝處理事務前會先占卜,巫師把甲骨(龜殼或獸骨)燒灼,根據甲骨上的裂痕判斷吉凶,最後再把詢問的事刻在甲骨上,那些刻在甲骨上的文字就是甲骨文。


在這許多發現的甲骨片中,有一片記載著詢問日食吉凶的甲骨,「癸酉貞日夕又食,非若?癸酉貞日夕又食,隹若?」。


翻譯成白話文意思是「癸酉日占卜,黃昏時發生日食,是吉利還是不吉利?」,這可能是人類最早的日食紀錄。


甲骨文上的日食紀錄,黑色的部分是甲骨文,藍色是相對應的楷書
隹或佳?
如果在網路上搜尋這段文字,應該會找到「癸酉貞日夕又食,非若?癸酉貞日夕又食,佳若?」,其中的「隹」(ㄓㄨㄟ)被「佳」取代。


仔細看一下甲骨上的文字,隹對應的是一隻小鳥側面的圖案,它代表短尾的鳥,例如雞是尾巴不長的鳥類,右半部是隹。所以這段甲骨文上的文字是「隹」,而不是「佳」。為什麼網路上找到的幾乎都是「佳」而不是「隹」呢?


可能是早期在做甲骨文翻譯時,文字抄寫上寫的確實是隹,不過後來在輸入電腦時,誤把「隹」看成「佳」,因為這兩個字的楷書長得太像了。現代人又看不懂甲骨文,所以就一直錯到現在。


感謝野蠻小邦周和鄭邦鎮局長的協助,讓這段文字正確重現!

1 則留言: